目的:分析哮喘動物模型的造模因素,提高造模成功率,為有效評價受試藥物提供方法學參考。
方法以哮喘和動物模型為專題標題,搜索中國知識網(wǎng)相關雜志文章(2009年1月-2019年8月),查找實驗動物類型、激發(fā)方式、致敏方式、檢測指標等。 ,建立數(shù)據(jù)庫,并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。
這個結果被收錄在118篇符合標準的期刊文章中,其中,使用最多的實驗動物物種是BALB/c小鼠(43次,36.4SD大鼠(42次,35.5次))。是的,使用最多的激發(fā)方法是氣溶膠激發(fā)(102次,86.4?,使用最多的致敏方法是卵白蛋白(OVA)致敏(107次,90.6?,檢測指標最多。肺組織病理學(92次,77.9? ,血清生化指標(49次,41.5肺泡灌洗液細胞數(shù)(42次,35.6肺組織免疫組化(40次,33.9)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的生化指標(39次), 33.1
結論建立哮喘動物模型時,以BALB/C小鼠或SD大鼠為實驗動物,使用噴霧刺激致敏,使用OVA作為致敏抗原可提高模型成功率。指標選擇 組織病理學、血清生化指標、細胞分類和細胞分類選擇肺 有效評價受試藥物,如通過計數(shù)肺泡灌洗液,為更好的哮喘動物研究提供依據(j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