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,,,

新浪微博
微信互動

免疫血清的制備實驗

   

       免疫血清的制備是一項常用的免疫學實驗技術(shù)。高效價、高特異性的免疫血清可作為免疫學診斷的試劑(如用于制備免疫標記抗體等),也可供特異性免疫治療用。

實驗方法原理
       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可刺激機體相應(yīng)B細胞增殖、分化形成漿細胞并分泌特異性抗體。由于抗原分子表面的不同決定簇為不同特異性的B細胞克隆所識別,因此由某一抗原刺激機體后產(chǎn)生的抗體,實際上為針對該抗原分子表面不同決定簇的抗體混合物(即多克隆抗體)。另外,抗體的產(chǎn)生具有回憶應(yīng)答的規(guī)律性,現(xiàn)為初次免疫注射與再次免疫注射后的抗體應(yīng)答特點截然不同。這是由于記憶性B細胞參與再次應(yīng)答所致。

實驗材料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家兔 

       試劑、試劑盒
       滅菌生理鹽水   IgG   酒精   碘酒   羊毛脂   石蠟油   BCG   FIA   FCA-IgG
       儀器、耗材:刀   鑷子   注射器   針頭   稱量瓶   量筒   動物固定架   三角燒瓶   手術(shù)器械   血管夾   黑絲線   放血管
         
實驗步驟
一、免疫方法 
      據(jù)抗原的性質(zhì)不同而異。下面以制備家兔抗人IgG免疫血清為例作具體說明。
      1.  用剪刀剪去家兔兩后腳掌的部分兔毛,以酒精及碘酒消毒皮膚。

      2.  第一次免疫 用2 ml注射器吸取弗氏完全佐劑(FCA)乳化的抗原(人IgG)下稱FCA IgG液1 ml,每側(cè)腳掌皮下各注入0.5 ml。  

      3.  第二次免疫間隔10-14 天后,于兩側(cè)窩及鼠蹊部腫大的淋巴結(jié)內(nèi)注入FCA-IgG,每個淋巴結(jié)注0.1 ml,其余注入淋巴結(jié)附近皮下共1 ml。如淋巴結(jié)未腫大或腫大不明顯時,直接注入兩側(cè)窩及鼠蹊部皮下。 

      4.  間隔7-10 天后,從耳靜脈采血0.5~1.0 ml,分離血清,以雙相瓊脂擴散試驗測定免疫血清的抗體效價(即試血)。效價至少應(yīng)達到1∶16以上時才能放血。  

      5.  若效價未達到要求,可用不加佐劑的抗原液(人IgG)耳靜脈內(nèi)注射免疫。即于1 周內(nèi)注射3 次,分別為0.1、0.3、0.5 ml。間隔1 周再試血。如效價達到要求應(yīng)立即放血。另外,也可在第2 次免疫后,以弗氏不完全佐劑        (FIA)乳化的抗原(人IgG)(簡稱FIA-IgG)再免疫1-2 次。注射部位、劑量和間隔均同第2 次,再試血測抗體效價,如效價達到要求立即放血。

二、放血 
      1.  心臟采用血法
    (1)家兔仰面,四肢縛于動物固定架上(或由助手抓住四肢固定)。
   (2)剪去左胸部兔毛,消毒皮膚。
   (3)用左姆指摸到胸骨劍突處,食指及中指放在右胸處輕輕向左推心臟,并使心臟固定于左胸側(cè)位置。然后,以左拇指觸摸心臟搏動最強的部位。
   (4)用50 ml注射器(連接16號針頭),傾針45°角度,對準心搏最強處刺入心臟抽血致死。
   (5)將抽取的血液立即注入無菌三角燒瓶中,待凝固后分離血清。
     

     2.   頸動脈放血法
          (1)家兔仰臥同上固定。頭部略放低以暴露頸部。剃毛及消毒皮膚。
   (2)沿頸部中線切開皮膚約10 cm,分離皮下組織,直至暴露出氣管兩側(cè)的胸鎖乳突肌。
   (3)分離胸鎖乳突肌與氣管間的頸三角區(qū)疏松組織,暴露出頸總動脈后使之游離。
   (4)于動脈下套入兩根黑絲線,分別置于遠心及近心端。結(jié)扎遠心端的絲線。近心端的動脈用血管夾夾住。
   (5)用尖頭小剪刀在兩根絲線間的動脈璧上剪一小口,插入塑料放血管。再將近心端的絲線結(jié)扎固定于放血管上,以防放血管滑脫。
   (6)松開血管夾,使血液流入滅菌三角燒瓶中。一般一只家兔可放血80~100 ml。

三、分離血清   
        將三角燒瓶的血置37 ℃溫箱1 小時,再置4 ℃冰箱內(nèi)3~4 小時。待血液凝固血塊收縮后,用毛細滴管吸取血清。于3000 rpm離心15 分鐘,取上清加入防腐劑(0.01 %硫柳汞或0.02 %疊氮鈉,最終濃度),分裝后置4 ℃冰箱中保存?zhèn)溆谩?/span> (本文轉(zhuǎn)載丁香園

 

上一篇:人α2a,α2b干擾素檢測實驗
下一篇:微量免疫電泳實驗
分享到: